厦门网讯(厦门日报记者徐景明)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驾驶着公交车、出租车、货车,每日奔跑在朝霞晨露、夕阳海风之中。也许他们生活的轨迹略显单调乏味,但车轮之上,有生计、有梦想,也有这座城市的脉动。
在数据中,饱含着奋斗:2020年,全年常规公交总客运量4.62亿人次、轨道交通总客运量1.14亿人次、快速公交BRT总客运量6777.5万人次、出租车(含网约车)共运营1.67亿趟次、全市货运量20713万吨……
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上周五,市交通运输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“交通战疫”被列为2020年厦门交通发展“十件大事”榜首——其中,奋战在全市客货运一线的十余万名工作者,用手中的方向盘,稳住了物资供应和复工复产的生命线,鸣响“交通战疫”的最强音。
每一名从业者,都有自己的战疫故事:他们有千里赴湖北,为当地送去复工复产骨干员工和战疫物资的长途客车、货车司机;他们有驻守全市各个角落,确保每一条班线有序运营的公交车司机;他们也有驻点医漳州出租车票院,接送战疫医务工作者上下班的出租车司机……
这些故事,仍在持续着。前不久,市交通运输局运输中心发出“致出租车驾驶员朋友的一封信”,公交、货运企业也纷纷发出倡议,鼓励司机师傅们留厦过年。数据显示,家乡在外地的一线交通从业者占比较高,比如,巡游出租车行业中占比就超过8成。
一年在外奔波,家乡最让人牵肠挂肚,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责任在肩”——越来越多的交通从业者已决定留厦过年。今日,请跟随本报的家访小分队,从坚守一线的点滴故事中,感受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爱与奉献。
老婆孩子陪着在厦过年,更幸福了
家庭成员
黄德辉,42岁,江西人,厦门港务运输拖车司机;彭小红,37岁,江西人,服装销售;女儿黄烨,初中学生;儿子黄哲隽,小学学生。
家庭住址:湖里区殿前街道寨上组
新年愿望
早日在厦购房拥有自己的小窝,也希望女儿黄烨能顺利考上理想高中。
本报记者刘少敏(右)采访黄德辉一家。
厦门网讯(厦门日报记者刘少敏 图/本报记者张江毅)“这是我家老二在读的小学,这是我们港务运输总部……”身着黑色高领毛衣的黄德辉满面笑容,一边领着记者走进寨上的街巷,一边介绍着他家住处周边的建筑楼群。他介绍说,自2012年女儿黄烨读寨上小学,一家人搬来已有9个年头了。
在黄德辉一家租住的房子里,妻子彭小红正在罗列年夜饭的清单:“年年有余”的清蒸鱼、方言谐音“后来福”的豆腐、家乡美味粉蒸肉……一项项美福州打车发票食被她列上菜单,总共有10多样。
“今年虽然不在老家过年,但年味却不能少。”彭小红为记者倒上饮料,她说虽然已经为过年安排了包饺子、贴春联等环节,但对孩子们而言或许气泡充足的饮料,才是最有年味的东西。
黄德辉和妻子老家在江西,往年学校一放寒假,妻子就带着孩子们回江西老家过年,今年因为疫情有些不一样。1月8日,黄德辉工作的厦门港务运输动员员工留厦过年,黄德辉立即主动要求留厦。“我们公司800多人,将近700人主动留厦过年。”黄德辉说,两个孩子都小,两地往返平添风险,他和妻子的父母虽然在江西老家,但身边都有儿女陪伴,倒没什么好担心的。
为了让一家人开心地留厦过年,黄德辉也计划了“厦门一日游”攻略。全程23公里的山海健康步道是一家人共同投票的必游项目,黄德辉则最想带厦门的士票孩子们去逛胡里山炮台。“胡里山炮台的历史我早就滚瓜烂熟了。”黄德辉说,他非常喜欢历史,一直想带孩子们到现场感受历史,这次全家人留厦过年,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能实现自己的“导游梦”了。
黄德辉和妻子彭小红是2004年在老家江西相识相恋的,2007年经朋友介绍来厦发展,黄德辉入职厦门港务运输,工资一下子提高了3000多元,在厦门扎根的念头便坚定下来。黄德辉所负责的码头危险品集装箱运输是需要相关资格证书的,操作过程非常严谨,不能随便请人代班,加上国际货轮没有春节的概念,好几年的春节他都是一个人在岗位上度过的。
“今年有老婆孩子陪着过年,还更幸福呢。”黄德辉摸了摸儿子黄哲隽的头。说话间,黄德辉的手机响了。“好的,我马上就位。”放下电话,黄德辉满脸歉意地辞别记者:“这个活儿就是这样,无论白天黑夜,说来就来。”
春节期间留厦守岗,甚至除夕也有可能在岗位上度过,是否会觉得辛苦呢?“放假还有3倍工资呢,我想着能早日给老婆孩子买房,就只有甜没有苦了。”黄德辉露出朴实的笑容,迅速套上外套,奔赴属于他的岗位。
夫妻开同一路公交,春节不回老家
家庭成员
王民喜,49岁,河南人,厦门市鹭城巴士集团123路驾驶员;妻子关勇君,43岁,河南人,厦门市鹭城巴士集团123路驾驶员;大儿子王浩楠,19岁,中学生;小儿子王浩明,7岁,小学生。
家庭住址:翔安区新店镇鼓岩路
新年愿望
希望孩子们学业顺利,大儿子高考考上心仪的学校;希望新的一年疫情结束,家人都平安健康。
王民喜(右一)一家接受本报记者柯笛(右二)采访。
厦门网讯(厦门日报记者 柯笛 实习生 谢琰灵 图/本报记者张江毅)叮叮咚咚的音乐声在客厅里响起,难得的休息日上午,忙于高考艺考的大儿子正在补觉,王民喜和关勇君夫妻俩正在陪小儿子弹电钢琴。琴架上摆放着新买的银柳插瓶和金橘盆栽,一旁的阳台门上点缀着大朵的装饰花,两串火红的小辣椒一左一右垂下来,和中国结、红灯笼挂在一起,红得交相辉映,醒目提示着:“快过年了”。
2008年,王民喜和关勇君带着快上小学的大儿子来到厦门,先后进入厦门市鹭城巴士集团工作,如今,两人是同一辆123路公交车的夫妻档驾驶员,轮值早晚两趟班。今年,响应“留厦过年”号召,王民喜和妻儿商量决定,这个春节还是继续坚守在岗位上,为春节期间的交通工作出一份力。
这不是王民喜和关勇君第一次在厦门过年了,王民喜告诉记者,上次回老家过年已经是3年前。去年,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家人的回豫计划,作为厦门公交集团“小黄帽”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的一员,春节期间,王民喜在高速路口、码头场站以及社区、中小学附近支援疫情防控2个多月,关勇君则留在家里操持家务,照顾两个孩子。
往年,集团会在过年前为员工发放米、油、面等干货,除夕当天,还会为外来务工人员准备丰盛的年夜饭。“去年有虾有鱼,足足七八样菜,领回家之后我们的年夜饭立马丰盛了不少。”王民喜说。
“在厦门过年挺好的,爸爸妈妈会做很多好吃的!”小儿子王浩明笑嘻嘻地告诉记者。客厅里,占满一面墙的餐厨用品架吸引了记者的目光,烤箱、微波炉、电火锅和各种各样的餐具陈列得满满当当——对王民喜一家而言,春节的主题离不开家乡味。
“必备饺子!我们全家一起和面、打馅、包饺子,小浩明包得也不赖。”关勇君如数家珍报起了菜名,“还要做炸肉丸、素丸子、炸排骨、炸带鱼,还有我们老家特有的‘扣碗’,鱼或肉先炸后蒸,做好后把碗扣过来,就像梅菜扣肉那样……”她告诉记者,来厦这么多年,他们也习惯了厦门习俗——煮上小火锅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,感受其乐融融的春节围炉。
初二拜年、初五庙会,往年在老家过年的热闹回忆令人神往,但王民喜冷静地摇摇头说,“今年情况特殊,对亲人的牵挂可以通过网络消解,除了视频拜年以外,大人都计划好组建微信群给小辈们发压岁钱了。”
在王民喜的计划里,春节期间一家人不会随意出门,最多自驾到人员稀少的地方爬爬山、透透气。“不回老家,年假就可以攒到之后再请,等大儿子高考完,小儿子放暑假,全家再一起出游。”夫妻俩对视一眼:“没有什么比家人都健康平安更重要。”
两口子都开网约车,大年初一就到岗
家庭成员
丈夫李祥,重庆人,40岁;妻子李慧菊,湖南人,34岁;夫妻俩都是滴滴司机。
家庭住址:同安区新民镇西塘社区
新年愿望
希望在厦门拥有自己的房子。
李祥夫妇在新买的新能源车前接受本报记者杨霞瑜(右一)采访。
厦门网讯(厦门日报记者杨霞瑜 图/本报记者林铭鸿)在李祥一家的客厅里,一张长颈鹿的儿童身高墙贴格外醒目。李祥说,妻子要回老家将小女儿接过来厦门读小学一年级了,等条件更好些,再将儿子也接过来厦门念书。
目前除了工作,李祥和妻子最关心的就是儿女的成长,他们希望能给儿女最好的教育资源,更重要的是,希望可以一家人生活在一个城市里。现在,他们正在慢慢地向理想靠近。
“之前,我和妻子都在工厂里打工。”李祥告诉记者,他们在厦门工作了近20年了,为了更好的生活,一直在努力着。3年前,他开始成为一名兼职的滴滴司机,虽然工厂的工作很忙也很累,但只要有时间,他都会接单,增加收入。
2019年3月份,因为工厂变动,李祥成为一名全职的滴滴司机。作为家庭的顶梁柱,他承担了很大的压力——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,平均每天接25至30单,截至目前,他累计完成了12700多单,但相比之前在工厂打工,收入提升了不少。
这些年,收入增加了,加上之前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,夫妻俩终于凑足了首付,在重庆买了房。李祥说:“在我老家买房,这是我们家多年来的小目标,我们终于通过努力实现了。”此外,2020年,夫妻俩花16万元买了一辆新能源车,结束了租车跑滴滴的日子,工作成本降低,收入进一步增加,小日子越来越红火。2020年底,妻子李慧菊从工厂辞职,转行做了滴滴司机,丈夫跑白班,妻子跑夜班。
李祥告诉记者,妻子转行,也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。“晚上时间比较灵活,她不想接单了,想早点回家都可以。”李祥说,夜班没有白天那么繁忙,也相对自由。
跑了3年滴滴,李祥至今保持着“零差评”的纪录,他也从一名普通司机,成长为车队队长。今年,李祥作为车队队长,带头响应“留厦过年”的号召,春节不回老家。李祥说,无论是在公司的系统“司机部落”,还是车队的微信群,他会向队友倡导“留厦过年”,“春节期间,用车需求还是挺大的,特别是公司还会有奖励。”
说起春节期间的安排,李祥已经计划好了,除夕夜陪妻子和孩子,大年初一,他就会带领车队里一半的司机回到工作岗位,继续为大家的出行服务。“作为一名滴滴司机,在疫情防控中,能为大家的出行贡献一份力量,我觉得很自豪。”李祥说。